
國內疫情延燒數月後開始降溫,期間有大量基層醫事人員毅然投入支援工作,和醫院專責病房的醫療團隊一樣、都是了不起的抗疫英雄,其中台北知名的開業醫師詹前俊,便曾於高原期多次協助採檢,也數度到校園協助疫苗接種,他對於近來疫情下樓梯,感慨說,之前投入採檢站,看待同僚就和家人一樣,當然大家都知道防疫很累,「但我們這些基層的人,都願意多做一點」,如此無私付出,現在終於也盼到疫情曙光。
詹前俊是資深的小兒科診所醫師,也是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曾在疫情高原期前往中正紀念堂、松山機場等車來速支援PCR篩檢,也曾支援內湖中型接種站,且早上若有空,還會去學校為小朋友打疫苗,接受《蘋果新聞網》訪問那天,更是一路打到晚上6點半才結束。
詹前俊指出,支援防疫當然累,但基層每天都會派人來,因為這樣可以減輕醫院人力負擔,還有不少熱心醫師多次來支援,「當醫院量能吃緊,我們都願意多做一點,只希望防疫任務能成功」。
此外,詹前俊提到,基層支援防疫的同時,心中都感念醫院的培育之恩,及平時的彼此協助,「診所醫師都是醫院訓練出來的,大家想法都一樣,幫忙基本的醫學檢測,沒有任何問題,我們也常把病人轉給醫院,所以能幫上忙的時候,很多人會義不容辭趕過來」。

詹前俊笑說,其實之前支援車來速,一開始並不順利,畢竟診所業務和大規模防疫工作重疊甚少,「所以我第一天支援時,差點就直接走到污染區裡」,好在當時有其他醫師立即提醒才沒出事。
此外,詹前俊說,支援醫師都很樂於共享資訊,即使彼此不熟識,「感覺卻像家人一樣」,而車來速每班4小時,期間要一直穿著兔寶寶裝,雖然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只要想到「在專責病房、整天穿著隔離衣的醫護」,一方面感到佩服,另一方面也會說服自己,眼前的不適,全部一定要撐過去才行。
詹前俊也提到,在支援過程中,他也發現絕大多數醫生不只擔心本人,也害怕工作後會把病毒帶回家,進而影響親人生活,尤其怕讓孩子的考試或面試不順,還好他本人這點算幸運,因為「我太太也是醫生,彼此很能互相體諒」。
車來速已於日前退場,詹前俊表示,車來速是台灣遇到大型疫情首次創舉,不但提供民眾非常方便的篩檢管道,也是國內防疫的里程碑,尤其中正紀念堂篩檢站每天處理大量病患,「說是最重要的車來速也不為過」,他很榮幸可以投身其中;他也說,車來速退場後,大規模PCR採檢的階段性任務已結束,接下來他將持續投入視訊診療,並配合北市規劃、參與獨居老人的到宅採檢,繼續為防疫貢獻自己一份心力。
(林志怡/台北報導)
詹前俊小檔案
年齡:60多歲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經歷:詹前俊小兒科診所醫師、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