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能源危機還在升高當中。由於俄羅斯供應天然氣持續減少,加上氣價上漲,德國政府今(6/23)宣布把三階段天然氣緊急方案升為第二階段「警示階段」,籲各界節約用度。德國經濟部長還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此舉是「經濟攻擊」,呼籲各界一同對抗俄方分化德國社會的企圖。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今天正式宣布警示升級時表示,天然氣如今「在德國已成稀有資源」,即使目前仍可從市場取得全國所需供量,境內也仍有儲量,然而「事態已經嚴重,冬天也會來臨」。
他說:「從現在起,德國的天然氣供應處於短缺狀態。展望冬季,我們此刻呼籲各界減少天然氣用量。我們必須拿出所有政治層面的手段,以確保能有夠用的天然氣,這個重擔要公平分攤。如果『北溪1號』維修過後輸送的天然氣量仍不足,政府就必須採取進一步措施。目前不能排除天然氣輪供的作法,但我們希望屆時不必做出這項決定。」
哈柏克還說,「過去10年沒有做到的事,如今導致國人陷入如此困境」。言下之意就是前朝梅克爾政府未能意識到必須降低德國對俄國能源的依賴。
哈柏克直言:「我們萬萬不可自欺欺人。天然氣斷供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對我們的經濟攻擊。這顯然是普丁製造不安定局勢的策略,把能源價格逼高,導致德國社會分裂。這是我們正在對抗的局面。」

不過德國經濟部表示,緊急方案提升到第二階段後,並未觸動《能源安全法案》(Energy Security Act)讓公用事業把價差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條款,也還不到政府必須出手干預產業用量的地步。
歐洲國家長年仰賴俄羅斯供應天然氣。俄方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行動,開始要求歐洲採購俄國天然氣必須以俄國盧布付款,否則「斷氣」。面對如此威脅,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早在今年3月底就宣布進入緊急應變方案第一階段。
第二級「警示階段」(alert stage)啟動的前提是政府認為天然氣有出現長期供量短缺的高度風險,但市場仍可因應短供情況,尚且不必採取干預手段。
進入應變方案第二階段後,德國中央政府會向天然氣儲存設施提供150億歐元(約4695億元台幣)信貸額度以供採購;此外,政府也會在今年夏天啟動天然氣拍賣模式,以鼓勵工業用戶節約用氣量。

俄羅斯國營天然氣業者「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透過「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管線的輸送量從上周開始大減,現有輸送量僅占滿供狀態的40%。德國政府認為這是莫斯科當局政治操作,意在反擊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提出的一系列制裁行動。
德國政府目前正力圖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專家認為,不論透過政治決策或者出於俄國總統普丁的意志使然,德國早晚都會徹底切斷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跟上國際脈動,快來蘋果國際臉書按讚!


